8月制造业PMI为49.7,高于前值的49.3。虽然绝对数偏低,表明经济总需求不足的特征依然存在;但指标环比已是连续5个月以来首次回至扩张区间,大中小型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景气度改善,但小企业受到海外出口需求同比仍在负增长区间及去库存影响改善幅度相对偏弱。库存景气度指标虽然也偏弱,但在今年6月形成低点,在CRB指数反弹带动下,在近两个月已经走出小幅上升的态势。出厂价格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站在荣枯线以上,且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皆创下2022年5月以来新高,价格环比回升将进一步夯实PPI同比回升的趋势。
PMI连续已经连续3个月回升对宏观面来说呈现的积极意义更为重要,因为除了宏观经济政策在托底经济外,经济的内生周期力量也在不断强化,主要经济指标显示5月可能就是本轮经济的谷底。当前经济走势从出口、库存、大宗商品价格、经济节奏、国内流动性环境等因素均与2016年有一定的相似性,名义增长在非常相似的周期低点位置。
本轮总需求不足的特征同样较为明显,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仍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而政策面确实也在不断推陈出新,8月15日央行调降政策利率,8月17日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8月18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与证监局联合会议再度指出“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 地方政府正积极推进化债,北上广深也推出“认房不认贷”的房地产相关放松政策,“城中村改造”也在逐步推进,一系列政策的持续推出对于市场预期改善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多项政策边际变化与经济内生周期力量共振,带来的累积量化会在后续逐步引起质的变化,推动经济斜率进一步上升。
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中,充分的尽职调查尤为重要,它是处置机构能否顺利处置不良资产且合理规避风险的关键环节。那我们该如何进行尽职调查呢?本期视频为大家讲述不良资产尽职调查的八个基本流程:
1、 初步评估:在获取不良资产的清单后,对债权规模、贷款发放时间、贷款企业性质、贷款企业规模、贷款抵押物种类、贷款的五级分类、诉讼执行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根据这些数据判别不良资产的基本情况,并对下一步尽职调查的参与人数、调查范围和调查时间做出初步的判断。
2、 制定尽职调查方案:由初步评估的结果,确定尽职调查的重点项目,并制定具体方案。
3、 组建尽职调查项目组:根据具体项目的任务量与紧急程度来确定项目组人数,通常情况下项目组需要聘请律师事务所进行法律调查。
4、 尽职调查任务分配:具体的调查任务由项目组管理人员分配,标注明确的时间要求,并对律所等中介机构提出明确的任务指标。
5、 尽职调查任务实施:包含阅档、访谈、实地调查等
6、 讨论、估值与汇总:资产估值是尽调的重点流程,是尽调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达成共识的估值。要从处置的角度进行价值分析。
7、 提出不良资产处置预案:处置预案是为了测试估值的准确性,方便未来的不良资产处置。
8、 撰写尽职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对债权的整体概况进行阐述,结合资产包的特点对资产价值做出概括性的判断,对存在的风险点逐一说明,并对处置成本费用和处置时间做出预测评估。
总而言之,尽职调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用信息,尽量还原资产的本来面目。只有通过认真详实地尽职调查,才能尽可能准确掌握不良资产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收购和处置工作奠定基础,充分规避处置风险。
本文来源:【中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