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中润观察】不良资产投资收益包括投资收入、价差增值和服务收费;目前需增量政策出台以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总需求

更新日期:2023年5月31日 大字 小字
分享至:

5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走势放缓连续3个月走低。整体看,总需求依旧不足,需求弱于生产显著;企业采购、生产、自有库存环比回落,企业主动去库存仍在延续;受前期宽信用政策支持,企业贷款难度环比降低;企业利润压力受到购进价格环比降幅显著大于销售价格降幅而有所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带动新产业研发投资活动放缓。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连续4个月位于景气扩张区间,景气度领先其他行业趋势明显,生物产业景气也环比显著改善。与4月相比,5月前3周发电数据基本持平上月,30城地产销售基本平稳,汽车销售环比延续修复,但高炉、石油沥青、苯乙烯等行业开工率及整车货运流量相对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从经验规律看,基建作为稳增长在的重要抓手,其走势和经济强弱有着一定的负相关性,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强时,基建发力的必要性就降低,反之则反之。但当前经济内生复苏底部阶段,月度基建投资增速却自2022年9月出现连续放缓走势。究其原因,是一季度经济增长出现超预期,因就业压力增大,财政政策更多偏向民生领域,财政政策没有急于发力支撑基建。叠加今年土地出让预期收入可能仅与去年持平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压力会大幅增加。如不进行政策对冲,基建投资必将持续下滑回落,不仅会损害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届时再稳增长的压力也会更大。因此,必须出台多举措宏观政策,以稳定市场预期、减少总需求不足、解决上下游产业失衡以及财政就业的负循环等多重约束。尤其在适当时机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尤为关键,预计5月经济仍弱势低位徘徊,6月和7月是增量政策出台的重要窗口期。


投资不良资产与投资其他金融产品一样,核心的逻辑是收益和风险的匹配
不良资产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不良资产投资获得的收益包括投资收、价差增值和服务收费。
投资收入指基于持有不良资产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租金收等。利息收入,指持有债权类不良资产获得的利息收入,可能是收购债权本身的利息收入,也可能是经过债务重组后变为正常贷款的利息收:股息收入,持有股权类不良资产获得的股息收入,或是收购不良股权,或是通过债务转股权获得股权后收到的股息或分红收入;租金收入,指持有实物资产或以资抵债资产对外租赁获得的租金收
价差增值指处置或转让债权、股权或物权不良资产获得的现金超过收购成本的增值。如果处置回收现金低于收购成本,则意味着投资不良资产出现损失。处置不良资产获得的现金,可能是与债务人达成和解从债务人那里收取的现金,也可能是依法执行的现金回款,或是对外转让获得的价款。如果不良资产发生形态变化,如以资抵债从债权变成实物,债转股则从债权转变为股权。价差增值需要考虑最终处置回收的现金额,如处置抵债资产或债转股股权并收回的现金。
服务收费指基于不良资产项目提供咨询服务收取的咨询顾问收等,如对不良债务企业设计重组方案,获得重组顾问收入;又如向第三方如买方收取的尽职调查服务费用等。
不良资产投资收益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从处置过程看,如果投资者已完成处置且全部回收款项为现金,就是终结处置收益;若是处置过程中回收的资产有现金,还有物权或股权资产,还需要再次变现,其投资收益就是阶段性处置收益;资产价值需要通过公允价格计量;若是投资之前对拟收购资产进行收益分析,则是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