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走势放缓连续3个月走低。整体看,总需求依旧不足,需求弱于生产显著;企业采购、生产、自有库存环比回落,企业主动去库存仍在延续;受前期宽信用政策支持,企业贷款难度环比降低;企业利润压力受到购进价格环比降幅显著大于销售价格降幅而有所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带动新产业研发投资活动放缓。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连续4个月位于景气扩张区间,景气度领先其他行业趋势明显,生物产业景气也环比显著改善。与4月相比,5月前3周发电数据基本持平上月,30城地产销售基本平稳,汽车销售环比延续修复,但高炉、石油沥青、苯乙烯等行业开工率及整车货运流量相对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从经验规律看,基建作为稳增长在的重要抓手,其走势和经济强弱有着一定的负相关性,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强时,基建发力的必要性就降低,反之则反之。但当前经济内生复苏底部阶段,月度基建投资增速却自2022年9月出现连续放缓走势。究其原因,是一季度经济增长出现超预期,因就业压力增大,财政政策更多偏向民生领域,财政政策没有急于发力支撑基建。叠加今年土地出让预期收入可能仅与去年持平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压力会大幅增加。如不进行政策对冲,基建投资必将持续下滑回落,不仅会损害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届时再稳增长的压力也会更大。因此,必须出台多举措宏观政策,以稳定市场预期、减少总需求不足、解决上下游产业失衡以及财政就业的负循环等多重约束。尤其在适当时机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尤为关键,预计5月经济仍弱势低位徘徊,6月和7月是增量政策出台的重要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