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三年处置超9万亿!不良资产市场正成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投资

更新日期:2023年4月20日 大字 小字
分享至:

不良资产处置或成为2023年的金融关键词!

今年年初以来,银保监会多次就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作出表态。
另外,河南省和福建漳州市等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加大处置不良资产。

今天,我们将结合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阐述不良资产投资的前景!


01-三年处置不良资产逾9万亿


3月24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发文称,2020年至2022年,银保监会深入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银保监会称,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是一家银行保险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银保监会将提升银行保险机构风控能力作为重要监管目标,同时完善与外部监督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推动累计处置不良资产9.2万亿元。

在今年2月初,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曾指出,截至202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达3.8万亿元,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开数据显示,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经连续三年超过3万亿,2017年以来累计处置15万亿。

这意味着,每年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基本迈入“3万亿+”时代,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目前正处于风口阶段。

在今年1月13日,银保监会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会议明确了2023年的重点工作,并提及了加快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有效应对信用风险集中反弹、加大特殊资产处置力度等具体要求。

银保监会指出,2022年,银保监会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强调,2023年要督促银行机构做实资产分类,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关于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方面,2021年1月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工作。

2022年12月30日,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2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被业内称为“激活民间投资21条”(以下简称发改委“21条”)。

发改委“21条”中第4条明确:鼓励民营企业盘活自身存量资产;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并购重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式盘活自身资产,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

针对发改委“21条”,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曾表示,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银保监会和国家发改委等监管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支持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再加上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经迈入“3万亿+”时代,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将迎来更大的投资机遇!

02-河南、福建等地方政府出台政策

今年1月30日,福建省漳州市政府印发《漳州市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在上述的《若干措施》中,有一条内容引发广泛关注:
企业通过司法拍卖方式取得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交易金额超(含)2000 万元的,由市级财政按该交易额的5%给予奖励,即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原文表述如下:
鼓励企业承接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对企业通过司法拍卖取得我市工业用地、厂房、机器设备等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且交易金额超(含)2000万元的,由市级财政按该交易额的5%给予奖励;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方式取得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奖励减半。该奖励在企业对地方贡献达200万元(不含该不良资产交易所产生的贡献)时给予兑现,单家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2022年10月中旬,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意见》,提出多条完善存量资产盘活的政策。其中包括:
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盘活存量资产基金,引导更多市场化资金流入盘活存量资产项目;进一步加大投融资合作对接力度,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盘活存量资产项目。

03-AMC的共识:化解存量资产风险

今年1月中旬,中国信达、东方资产以及长城资产三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均定调2023年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方向,化解存量资产风险是共识
中国信达称,今年将立足存量盘活,积极稳妥新增有效投放,重点参与有助于国家战略实施的、社会需要的、自身经营发展的增量投入。
东方资产表示,今年将有效盘活存量资产,释放发展空间,加快内生不良资产处置,夯实发展基础。
长城资产也指出,要以盘活存量资产为重点,带动增量业务稳步提升,盘活存量要体现效益,主业增量要保证质量。
04-结语
业内人士指出,不良资产处置过程可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正在成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投资。
本文来源:平安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