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周要闻(11月第三周)
中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认为,中长期看,未来3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可能稳中有升。这既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是微观方面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滞后和强监管下隐性不良资产显性化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据统计,2018年7月份网贷行业新增问题平台数275家,网贷平台问题不断爆出,但随后包括监管、平台以及部分投资人在内,都在想方设法为网贷行业摇旗呐喊,2018年8月份以后新增问题平台数出现明显好转,特别是2018年10月份,新增问题平台数仅有26家。据相关机构统计此次危机中的部分问题平台,不良资产合计约有1266.83亿元,其中还不包括部分平台未能被曝光的坏账。
(图片:融360)
近期,青海省银监局核准原青海银行行长李锦军升任董事长、核准蔡洪锐任青海银行行长。该行2017年年报中,对2018年经营目标制定为“实现净利润10亿元,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2%以上,而不良贷款率的控制仅限制在2.5%”。当下,青海银行增资申请获批,董事长与行长的调整也尘埃落定,但该行在不良资产的难题仍然待解,区域发展的限制也同样难以摆脱。
近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意向项目页面的前4页基本被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全部“攻占”。标的名称几乎全以“中国信达转让”开头。中国信达此次共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拟转让80家企业股权。不过,中国信达此次挂牌的80家企业股权标的均未详细披露标的情况,转让底价也未披露。
(图片:中国东方资产官网)
11月8日消息,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陈建雄在银保监会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初,中国东方确定了1000亿元的不良资产投放任务目标,截至9月末已投放1061亿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目标任务。不良资产业务余额 1556.18亿元,较年初增长82%。总体来看,中国东方不良资产主业存量和增量规模增长均较为显著。
9日,普华永道在邮件发送给彭博的报告中称,据估算,2015年以来,外资银行和基金已经在中国不良资产上投资了20亿美元,中国的商业银行有近2万亿元不良贷款、3.4万亿元关注类贷款,再加上资产管理公司(AMC)已购入的名义价值近4.3万亿元坏账,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不良资产市场。今年截至三季度,境外投资机构收购了12个不良贷款资产包,去年全年未9个。
11月9日,温州正式发布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80条政策举措。《实施意见》提出聚焦企业减负,温州全面落实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规范行业协会、涉企中介服务收费和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用地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9个方面,今后3年将为企业年均减负(不含出口退税)100亿元。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差别化监管机制,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容忍度可比平均贷款不良率容忍度高出2个百分点。
中润鑫汇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银行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中润鑫汇融合法律与金融两大元素,以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为核心,以市场化、证券化、网络化为大趋势,专业于收购与处置银行不良债权,贡献于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