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不良资产周资讯(10月第二周)

更新日期:2018年10月16日 大字 小字
分享至:



不良资产行业最新动态

不良资产周要闻(十月第二周)


导读
不良资产处置乱象成整治重点
四大资管公司襄助上市公司“御寒”
信达:从关注问题资产到问题机构

timg (1).jpg


  • 不良资产处置乱象成整治重点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梳理原银监会网站披露的罚单信息发现,前三季度,银监系统累计公布罚单2528张,合计罚没金额逾16.5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监管工作的重点将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主,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不良资产处置和化解、房地产泡沫化等是整治重点领域。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注重合规发展。



  • 四大资管公司襄助上市公司“御寒”


今年以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信达资产、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已介入10多家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及资本运作。公开资料显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正以迅疾之势,以多种方式履行“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的职责使命。

从具体案例看,各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手法不一,多为量身定制的一揽子方案,涉及债转股、资产收购、融资、重组等深度战略合作。从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角度看,金融、资管机构不仅提供了充沛的流动资金,更是借助外部资本的“全面体检”来反思公司经营战略。在去杠杆背景下,寻求外部资本的战略合作,一方面可以解决流动性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企业也可借此契机对产业布局进行全面梳理,优化整合内外部资源,制定更清晰、更稳健的发展战略。



  • 信达总助:从关注“问题资产”到“问题机构”


今年以来,除了银行业不良资产持续暴露,非银金融机构和企业也产生了不少新的不良,比如债券违约、信托、资管计划、保险、租赁等以及私募产品违约、股票质押爆仓、国企主辅分离的低效无效资产、房地产烂尾项目、法拍资产及债委会处置资产等,对于AMC而言是“新战场”。

因此中国信达总裁助理陈延庆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拓展“大不良”新战场,在格局上从关注“问题资产”到“问题机构”。信达既注重银行端不良资产,又注重企业端不良资产;既注重问题企业并购重组,又注重问题企业救助;既注重参与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又注重支持企业做强主业,逐步形成了“大不良”综合经营格局。



  • 赖小民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融)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4月17日接受调查六个月后,10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公布了对赖小民的处理结果——赖小民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目前,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已更新为王占峰。



转发分享

如果觉得本文有深度,独享不如转发分享......


中润鑫汇官方网站:www.zhongr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