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周要闻(10月第一周)
中国长城资产推出200亿不良资产债权
投实消息 9月17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资产”)在多家资产交易平台同时发布不良资产营销公告,全面展开线上、线下营销,启动为期一个月的2018金秋全国不良资产推介营销月。据悉,本次营销月的营销资产涉及多个行业,涵盖全国范围内的49个项目,涉及债权金额合计200亿元以上。
太和约3亿元出售不良资产 料录亏损1988万
太和(00718)宣布,向杭州福特资产管理出售不良资产,(即与31项不良债务有关之所有权利,及强制执行有关若干不良债务之抵押品之权利,包括对出售抵押品之所得款项之权利),代价2.66亿元人民币(约3.04亿港元),所得款项作营运金。同时,集团预期截至今年12月底止年度,因出售事项将录得未经审核变现亏损净额1743.9万元人民币(约1988万港元)。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是否已步入“寒冬”
中国传统不良资产市场进入下半年供应端继续放量,为响应监管要求,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银行业与回归主业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加速出货,推介力度空前;然而,不同于过去几年各类机构积极“买包”甚至激进“抢包”, 今年尤其下半年以来资产包流拍率却明显增加。受困于持续严监管和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逐步紧缩,在新一轮供需双方的博弈中,参与者们开始更加理性与谨慎。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京举行大型资产推介会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华融资产)27日在北京金融街举行了一场大型资产推介会,此次推出的不良资产规模合计高达730亿元,共429户资产,大多为涉房类资产。从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省市区域内资产规模逾380亿元,占比超过50%。规模不良资产推介的背后是华融资产向“新华融”转变的努力尝试。
长沙银行登陆A股,不良加速、股权分散是隐忧
银行业A股IPO近日迎来一个小高潮,继“港漂”郑州银行回归A股后,另一地方城商行长沙银行也于9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早在2009年,长沙银行就与中信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谋求资本市场,时隔多年之后,长沙银行终于如愿。但长沙银行仍面临着股权分散、内部治理和风控的缺失、不良金额的增速过快等问题。
如果觉得本文有深度,独享不如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