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兼并发展基金正在酝酿 钢铁业新一波兼并重组将启
为加速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讨论建立钢铁业兼并发展基金。据权威人士透露,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今后钢铁行业扩大规模发展、实现规模效益的必由之路,尤其是中小民营钢铁企业独立生存空间缩小,必须走联合重组规模化道路。上述权威人士表示,现阶段企业整合所耗资金渐增,单一企业整合难度较大,因此希望企业联合建立钢铁业兼并发展基金以加大重整空间。
紫金农商银行不良资产2折“大甩卖”,部分国资或变相流失
《壹财信》指出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低于市场价格对外增资扩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且涉嫌利益输送,备受多方关注:紫金农商银行借款人信用堪忧,其中“老赖”最高出现53例执行记录,而不良贷款的另外一方面则是这些不良资产的处置,紫金农商银行在处理不良贷款过程中,采取较为激进的2折“大甩卖”,甚至存在1400万元不良资产去向不明的离奇现象。相比同行,紫金农商银行多次不良资产转让如同“贱卖”,而这些资产其中相当一部分也属于国有资产。
农业银行发布半年报:现金流极差 不良贷款率最高
据披露,截止2018年6月底,农业银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14.52亿元,这较去年去年同期的3428.73亿元,大幅下降164.59%,是3539家上市公司中现金流表现最欠缺的公司。在资产质量方面,农行不良贷款率1.62%,较2017年底下降0.19个百分点。在5家国有大行中,仍处于最高位。关注类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了44.51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3.10%,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
中铁总发布2018年半年报 负债达5.145万亿元
8月31日下午消息,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据其半年报显示,中铁总资产为7.865万亿元; 负债为5.145万亿元。上半年收入为4988.31亿元,税后利润为-3.68亿元。
四大行拟新增信贷额度 银行下半年重点投向 基建、地方债和零售
根据银行业绩发布会透露,国有大行对今年的信贷额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调,如工行将今年新增信贷计划投放从年初的9000亿元,上调至1万亿元。但包括股份制银行在内,中小银行普遍额度较为紧张,新增信贷规模投放有限。在贷款投向上,除基建项目外,多家银行表示将加大地方债投资,提高小微、房贷和消费贷等零售信贷投放。
凯迪生态:目前逾期债务约39.6亿元 预计2018年亏损严重
凯迪生态在上清所公告称,目前部分债权人根据债务逾期情况已经采取提起诉讼、仲裁、冻结银行账户、冻结资产等措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并有可能增加公司财务费用,加剧公司面临的资金紧张状况。正全力推进包括债务重构在内的重组工作,并争取解除对公司及子公司银行账户的冻结,帮助恢复电厂生产和现金流。公司主营业务生物质电厂大面积停产,持续经营存在重大风险,公司预计2018年亏损严重。
中化化肥拟以债转股形式向中化长山增资18.2亿元
2018年8月31日,中化化肥与中化长山签订债转股协议,据此,中化化肥同意将其提供给中化长山的未偿还股东贷款中金额为18.2亿元的部分转为其对中化长山的新增注册资本。于此次交易完成后,中化长山的注册资本将由10.19亿元增至28.39亿元,而中化化肥所持中化长山的权益比例将由94.78%增至98.16%。
ofo小黄车欠债7000万不还,被告上法庭
上市公司上海凤凰8月31日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凤凰自行车因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涉及金额6815.11万元。上海凤凰的诉讼请求包括:判令ofo支付货款6,815.11万元,判令ofo赔偿原告逾期付款违约损失186.52万元,判令ofo支付律师费、担保费等20.00万元(暂计),以及案件受理费、保全申请费等诉讼费用由ofo承担。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逼近700亿
相比去年末,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得到了小幅的好转,目前不良率为2.06%。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后三类不良贷款为 689.91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72 亿元。
中国华融:将降低房地产业集中度 实行行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
中国华融经营层负责人日前表示,公司将调整风险偏好,实现经营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合理匹配资产负债规模,努力发掘主业突出、技术先进、前景良好的客户,降低房地产业集中度,实行行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产品和业务准入管理。
20家上市银行房贷报告: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抬头
“史上最严”银行房贷政策调控下,个人住房贷款在历经2016年井喷、2017年增量增速被迅速遏止后,2018年上半年出现投放规模和比例下降的情况。房企开发贷则下滑得更为明显。
上半年全国拍卖成交额同比下降超一成
全国拍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今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拍卖企业拍卖成交场次27905场,实现成交额2806.27亿元,同比下降10.28%。从标的类别看,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交额达1559.99亿元,同比增长15.85%;受消费和生产旺季影响,农产品拍卖成交额16.34亿元,同比增长25.43%。
烫手山芋谁来接?P2P不良资产处置陷两难
8月16日,银保监会召开会议要求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协助化解P2P网贷爆雷风险。一周后,据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8月23日,四大AMC之一的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率先成立参与P2P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将在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区成立工作小组,统筹推进P2P风险处置各项工作。目前地方工作小组主要在几个P2P风险比较集中的区域先成立,开展风险摸底工作。
黑河农商行8%股权被拍卖 以估值六折卖出
9月4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经一天的公开拍卖,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股权已经拍卖成功,被黑龙江兴安矿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竞买,成交价9408.024万元。被拍卖的黑河农商行8%股权原持有人为河北万众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拍卖完成后,河北万众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将不再是黑河农商行股东。
快播破产清算 深圳中院裁定即日生效
9月3日获悉,快播科技将正式清算破产。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深圳金亚太科技有限公司对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播公司)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即日起生效。
8月新增247人因严重失信被限乘火车,796人限乘民航
截至2018年8月底,各部门共签署37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其中,联合惩戒备忘录29个、联合激励备忘录5个,既包括联合激励又包括联合惩戒的备忘录3个。8月份,相关部门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失信黑名单信息新增336,890条,涉及失信主体288,833个。
上市银行中期资产质量改善 近八成银行不良率在下降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今年上半年出现较为明显的好转迹象,大部分银行不良贷款较去年年末有所下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26家上市银行中有高达20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占比近八成。此外,还有2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持平,而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末有所上升的仅有4家。
上半年五大行日均赚31.66亿元 盈利能力保持正增长
据广州日报报道,今年上半年,五大行盈利能力继续保持正增长。截至2018年6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5731亿元,同比多赚超300亿元,平均日赚31.66亿元。其中,工行以1604.42亿元的赚钱能力居首,农行则是净利润增速最快。值得一提的还有,五大行不良率均出现下降,且均低于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
1167份三季度业绩预告出炉 近七成预喜
截至9月2日,两市共有1167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除41家公司不确定外,预喜公司(包括续盈)达到772家,预喜比例达66.2%。整体来看,钢铁、建材、采掘等行业三季度乃至全年业绩向上的确定性较高。市场人士指出,三季度业绩对全年业绩指向作用明显。目前,A股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经过持续回调后,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龙头标的估值回归底部位置,具有较高安全边际,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中金:境外机构免税后 料将增持政策性银行债和同业存单
中金报告称,政府明确减免境外机构在境内债券市场投资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将有利于提高境外机构在中国的投资收益,吸引其进入国内债券市场。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市后,主力的配置品种是国债,一旦明确免税,那么境外机构的投资偏好可能发生变化。像公募基金,如果投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都是免税,那么为了提高收益,会偏好于投资政策性银行债和同业存单。
上半年国有五大行日赚31.66亿元
今年上半年,五大行业绩表现抢眼。截至2018年6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604.42亿元、1157.89亿元、1470.27亿元、1090.88亿元和407.71亿元,平均日赚31.66亿元。
353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增长14.39% 三大行业表现抢眼
截至8月30日,沪深两市353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年报业绩。这些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收2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1%,实现净利润1.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9%。剔除金融企业后,净利同比增长14.88%。钢铁 、建筑材料、商业贸易、化工和国防军工整体净利润增长率居前,均超过40%。扣除非经常损益后, 钢铁 、建筑材料、综合、机械设备和 房地产 净利润增长率居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外汇违规案例 工行、中行、招行等均中枪
2018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外汇市场监管,对各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虚假、欺骗性交易,维护健康良性外汇市场秩序。今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3例外汇违规案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中枪。
券商资管业务去通道效果初显 产品规模连续六个月下滑
截至7月末,证券公司资管产品规模已连续六个月下滑。对此,专家表示,龙头券商的资管业务优势明显,竞争力较高。未来通道业务将进一步压缩,结构调整加速,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继续提升,以带动主动管理业务收入及业绩报酬的提升。
人民银行与澳门金管局签署加强金融合作备忘录
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与澳门金融管理局在金融政策及监管领域的协调、合作与交流,双方在近期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证监会: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105家公司退市 “有进有出”的市场生态逐渐形成
在答复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相关提案时,证监会表示,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105家公司退市,其中56家为强制退市。总体上来看,上市公司退市逐步常态化,“有进有出”的市场生态逐渐形成。
发改委:民办银行逐步增多 全国已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营
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断丰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民办银行逐步增多,全国已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营。
百信银行首份成绩单:已投放超400亿消费贷款
29日,百信银行公布了其开业之后的首份“成绩单”,成立不到一年时间,该行累计投放普惠金融贷款超过450亿元。在当日由银保监会组织的媒体采访团调研现场,百信银行行长李如东介绍,截至2018年7月末,百信银行已为200万用户累计投放了400多亿消费贷款,平均单笔贷款额1万元左右,平均用款周期40天,复购率近50%,具有小额高频、秒批秒贷、纯线上、纯信用的特征。
如果觉得本文有深度,独享不如转发分享......